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征求意見稿,涉及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產品和服務。此次發布的目錄是在2013版的基礎上作了一定的修改補充,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醫用檢查檢驗儀器、智能儀器儀表、檢驗檢測服務都涵蓋在內。
通過對比發現,2016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與2013版同樣強調環境監測儀器和智能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此外,相較2013版,新版目錄提出了檢驗檢測服務的培育發展。《指導目錄》中提出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等服務,培育第三方的質量和安全檢驗、檢測、檢疫、計量、認證技術服務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不難看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對象,第三方檢測產業將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迎來新的轉折點。
現如今的第三方檢測市場中除政府設立和外資檢測機構以外,多是儀器儀表企業涉足其中。
據業內人士透露,還有國內儀器公司對第三方檢測業務“躍躍欲試”,而問題比較突出的食品、環境等相關檢測業務則是。
第三方檢測市場城一片紅海之勢
盡管我國檢驗檢測市場正蓬勃發展,但國內的檢測機構還是很難得到國外買家的廣泛認可。究其原因還是由于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起步較晚,相比檢測機構其性和公信力不夠。起初,我國所有檢驗檢測機構均由國家設立,并且特別規定在境內不得設立外國檢驗機構。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政府逐漸對民間資本開放檢驗檢測市場,允許符合條件的國內外檢驗檢測機構承擔委托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檢測工作。2000年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改明確,經國家商檢部門許可的檢驗檢測機構,可以辦理檢驗檢測工作。
而隨著國內檢驗檢測市場的開放,很快涌入一大批擁有*度和認可度的國外儀器企業在華設立檢驗檢測公司。例如,日本儀器公司島津于2006年,成立島津(廣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開始在開展第三方檢測業務,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我國檢驗檢測市場現階段現狀是,國有檢測機構占據50%以上的市場,外資企業憑借強大的檢測實力及雄厚的資本擁有30%以上的*,國內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包括眾多儀器儀表公司設立的檢測公司*僅為10%左右。
從上述分析中,不難看出,盡管第三方檢測在國內還屬于新興的行業,但國內大大小小的儀器儀表公司以及國外頗具實力的檢測機構,早已瞄準國內市場這一“大蛋糕”,行業呈現一片紅海之勢。
但儀器公司進入第三方檢測市場有著其*的成本優勢和市場優勢,在確保檢測樣品的來源和儀器購買方面具有便利性和價格優勢。此外,隨著國家開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工作,將有一大批政府檢測機構剝離,國內儀器企業可以尋求與其合作,以合資模式進入第三方檢測市場,實現優勢互補,以更強的能力參與市場競爭。
相信隨著檢測行業市場化、去行政化進程加快,進軍第三方檢測市場的國內企業一定可以憑借自身優勢,在一片紅海中開辟屬于儀器儀表企業的藍海。
下一篇:近十幾年質譜領域會如何發展